樂施會發佈今年度香港貧窮狀況報告,報告指本港貧富懸殊狀況加劇惡化,整體貧窮率達20.2%,逾139萬人處於貧窮狀態。比較最低及最高收入家庭月入中位數,疫情前後的貧富差距由2019年的34.3倍進一步擴大至今年第一季的81.9倍。其中長者貧窮問題較為突出,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人數超過58萬,較2019年急升42.9%;獨老和雙老貧窮住戶合共高達26萬。
報告將全港住戶按收入低至高分為十等分比較,發現今年首季最貧窮10%家庭的月入中位數只有1,600元,較疫情前約3,500元大跌54.3%。
相反,最富裕的一成住戶,家庭月入中位數達131,100元,較2019年上升近一成,兩者差距由2019年的34.3倍,進一步擴大至今年第一季的81.9倍。
香港貧窮住戶數目在今年第一季增至61萬,佔整體住戶逾兩成。當中,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人數超過58萬,較2019年急增42.9%,貧窮獨老住戶數目更大幅上升47.2%,達到13.17萬戶;貧窮雙老住戶亦上升了55.3%,達到13.28萬戶,與2019年相比,貧窮獨老及雙老住戶數目分別上升近五成。
此外,超過5.58萬貧窮長者為非經濟活躍人士,而長者勞動參與率為13.9%,較內地的25%及挪威的22%低。
樂施會建議在貧窮線下實現精準扶貧,加入「賦能」及「積極老年」等目標、透過「官商民」合作,孕育更多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項目、改革中高齡就業計劃,提升長者就業率、降低長者申請職津門檻,提升長者就業誘因等。